所有栏目 | 满江红 | 卜算子 | 一剪梅 | 鹊桥仙•纤云弄巧 | 念奴娇 | 江城子 | 赤壁怀古 | 雨霖铃 古诗弟
你的位置:首页 > 唐朝 » 正文

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_【唐朝】_【李白】

发布时间:2020-04-26 10:50:50

shù shēn shí jiàn lù ,xī wǔ bú wén zhōng

  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

古:仄通平仄仄 平仄通通平◆钟【上平二冬】
今:仄平平仄仄 平仄通平平◆钟【十一庚,eng,ing(ieng),ong(ueng)iong,(üeng)】

出自:李白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
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

原文:

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 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
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。 无人知所去,愁倚两三松。
【释义】
树林深幽,野鹿时隐时现。正午静寂,钟声却未听到。
“树深时见鹿,海蓝时见鲸”是网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话,但却不是原版。
隐娘有些不解,走到深林才会见到鹿,说得通。但“海蓝时见鲸”确有些不通,大海不一直都是蓝的吗?
有时候,一些看似很美的句子,为什么只是看上去很美,无法深究,就是因为缺少内在的逻辑性,只是牵强附会的美丽的字词的堆砌而已。看这些,不如多看背几句诗词。
【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问答】
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什么意思?
答:“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”意思是树林深处,野鹿时隐时现,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。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。
 全诗八句,前六句写往“访”,重在写景,景色优美;末两句写“不遇”,重在抒情,情致婉转。
  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。首句写所闻,泉水淙淙,犬吠隐隐;次句写所见,桃花带露,浓艳耀目。诗人正是缘溪而行,穿林进山的。这是入山的第一程,宜人景色,使人留连忘返,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,如处世外桃源,超尘拔俗。第二句中“带露浓”三字,除了为桃花增色外,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,与下一联中的“溪午”相映照。
  颔联“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”,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。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,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;林深路长,来到溪边时,已是正午,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,却听不到钟声。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,暗示道士已经外出。鹿性喜静,常在林木深处活动。既然“时见鹿”,可见其幽静。正午时分,钟声杳然,唯有溪声清晰可闻,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。环境清幽,原是方外本色,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。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:以“时见鹿”反衬不见人;以“不闻钟”暗示道院无人。“不闻钟”与题中“不遇”遥相呼应。
“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”什么意思?
意思是:树林深处,常见到麋鹿出没。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。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:李白 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(露浓 一作:雨浓) 
【翻译】
英:When the tree is deep, the deer is seen
繁:樹深時見鹿,溪午不聞鐘。
本文图片皆有版权
http://www.gushidi.cn/?id=77367



libai.jpg 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.▶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Top